争抢优质标的“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潜力大,加上政策支持,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本入局。”汽车行业分析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7年,动力电池行业投资火爆,相关投资项目多达100个,总投资额超过2159亿元。众多企业通过并购加码布局,涉及材料、生产及装备及回收利用环节。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,随着相关部门决定采取措施依法严查恶意逃废债行为,目前部分P2P平台一方面与当地法院建立联系,对逾期不还者采取批量式快速判决等方式,通过强制执行等方式迫使他们尽早还款;另一方面则积极与央行征信系统建立联系,尽快打通失信人名单的传送机制,从而对失信人生活出行形成一定的“制约压力”,迫使他们履行还款义务。(编辑:包芳鸣)
同时,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,提高便利化水平。减税降费、加快市场准入等一系列举措,既满足了国内消费升级需要,又促进了贸易平衡发展。未来,商务部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,加快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,进一步完善贸易畅通工作组等合作机制,提升贸易促进活动质量和效果。提高信息发布和商事法律等公共服务水平,支持建设国际营销体系,帮助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,持续优化国际市场布局,助力贸易高质量发展。
进入2017年,在产能高速增长的背景下,产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开始凸显。IEA数据显示,2017年,国内主要企业锂电池产能约124GWh,2018年底预计达到180GWh,且主要企业产能基本超过8GWh,但利用率普遍低于40%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,目前市场两极分化明显,高端优质产能供应不足,低端产能订货不足,生产经营困难,呈现出结构性产能过剩。小型低水平的动力电池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,行业加速洗牌。电池配套企业已从2015年大约150家降至2017年的100家左右,三分之一的企业被淘汰出局。
保持质量安全追责的高压态势。当前,质量安全问题已得到有效遏制,但并未根除。必须更有针对性地发挥好政府作用,加强对质量安全问题的综合治理。始终坚持把质量安全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准则,保持对质量安全问题追责的高压态势,倒逼各行各业和广大企业自觉守住质量安全底线。政府、企业和行业应分清各自所承担的质量安全责任,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。加快完善涵盖经济决策、管理部门以及具体生产经营单位的全方位全过程质量安全责任体系,在实现各市场主体相互促进、相互制约中织密织牢质量安全责任网,建立从决策到具体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追溯追责管理机制。
“银行机构今年继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,前三季度共处置不良贷款1.4万亿元,同比多了1675亿元。”11月12日,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副主任刘志清表示,“目前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可控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保持在2%以下,其中国有大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和去年同期均在下降;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率从2016年年中以来也在连续下降。”